更换新型制冷剂企业145家,取缔关闭72家,济南莱芜区集中整治涉氨制冷行业
莱芜区是农业大区,生姜、大蒜是当地农业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,是富民创收的主要渠道。冷库行业发挥着延长农产品市场供应期、实现错峰销售、抵御市场价格风险的积极作用。自1995年第一家涉氨冷库建成后,莱芜区涉氨冷库建设如雨后春笋,最多时达到446家,主要储存大蒜、蒜薹等农产品。
但随着部分企业经济效益下滑,安全生产投入不足,设备老旧、设计不规范、规模体量偏小等问题隐患越来越突出。为此,2020年3月,市安委办对莱芜区涉氨制冷企业重大隐患开展挂牌督办,彻底整顿334家冷库。
“对停产冷库及时抽氨、断电,动员不具备继续使用液氨条件的企业转型为非氨制冷,对用氨冷库存在的问题进行彻底整改。”在市安委办指导下,莱芜区应急管理局牵头成立了由10个区直部门、10个街镇组成的工作小组,拉起工作专班,开展大排查大整治行动、“亮剑”执法、聘请专家驻企“把脉问诊”……全面打响涉氨制冷隐患治理“攻坚战”。
治理期间,工作组持续发力。开展培训教育,让企业主要负责人扛起安全生产主体责任,提升制冷工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。召开区级集中整治现场会、推进会,对整治工作进行调度、汇总、通报,严肃约谈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到位的单位。落实属地管理责任,聚力压实责任,加强氨制冷装置的源头管理。
“我们聘请省、市、区专家对全区冷库进行了‘地毯式’检查评估,对排查出的问题隐患,组织专家集中会商,列出问题隐患和制度措施‘两个清单’,建立‘一企一册’,做到整改一项,销号一项。”莱芜区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。
高压治理取得显着成效,莱芜区涉氨制冷企业重大隐患全面消除。334家冷库企业中取缔关闭72家,更换非氨新型制冷剂企业145家,剩余涉氨制冷企业117家,退出率超过65%。
通过治理,一般问题隐患数量大幅减少,实现了对涉氨设备的动态维护,运营纳入常态化监管;各涉氨制冷企业特种设备全部进行了升级,涉氨冷库建筑全部进行了质量鉴定;涉氨制冷企业进行安全评价,强化了液氨的使用管理;242名特种作业人员全部持证上岗。同时,万兴食品、新希望六和等15家企业被选树为全区冷库标杆企业。
守住红线底线,筑牢安全发展基础。“我们将继续督促、指导莱芜区相关部门,在涉氨制冷企业重大隐患销号摘牌的基础上,建立长效机制,按照‘全覆盖、零容忍、严执法、重实效’的要求,持续开展安全监督检查,提升行业本质安全水平,为全市涉氨制冷行业领域的安全发展做出更大努力。”
- 12-28
今日铜价上涨!铝价大涨!
长江现货 1#铜价:66570元/吨,涨120元/吨 无氧铜丝(硬):67730元/吨,涨120元/吨 漆包线价...
- 09-24
加强产地冷库建设,补齐物流体系短板,让我国农产品冷链运输不“
近年来,随着我国冷库的大批建成,实现了鲜活农产品产地仓储保鲜冷链能力提升,产后损失率下降,提升了农产品产地商品化的处理能...
- 02-22
2月21日铜价大涨!
长江现货 1#铜价:69810元/吨,涨660元/吨 无氧铜丝(硬):70970元/吨,涨660元/吨 漆包线价...
- 09-05
新疆霍尔果斯:冷链保鲜“链”起幸福生活
为破解应季农副产品储存难等的问题,伊车嘎善锡伯乡因地制宜建设了现代化保鲜库,让本地农副产品就地保存。这增强了当地水果集中...